“新农人”成“兴农人”
“新农人”成“兴农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呼唤更多的“新农人”扎根一线,投身火热的基层事业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兴农梦”。日前,茂名市2023年度优秀“新农人”名单公布,首批17人获评优秀。其中电白区有3人入选,分别是张两广、李东江和吴凤兰。
茂名农林牧渔总产值连续3年超千亿元,1628个行政村资源禀赋不同、特色优势不同。为实现乡村建设与人才发展的双向需求,加快锻造一支懂农业、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队伍,茂名市出台《茂名市“新农人”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导意见》,力争到2025年,茂名全市涉农行政村(社区)实现“新农人”100%全覆盖,即每个涉农行政村(社区)至少有1名“新农人”。
此次入选的3名电白区“新农人”,他们有“95”后回乡大学生,也有在外奋斗二十多年的妇女,还有长期坚守农村的老农人。他们对农业产业发展有什么认识或新点子?今天,我们走近这些“新农人”,听听他们在路上的逐梦故事。
1996年出生的张两广,大学实习时在广州互联网公司做品牌策划营销,做到经理岗位,月薪两万元。2019年回到农村老家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谭儒村,既当村干部,又是农机手和托管员,还逐渐创办起了电商团队,成了妥妥的“多面体战士”。
“村里的合作社支持我读大学,我肯定要回去。”如今,张两广担任电白区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他说在村里工作的成就感来自村民的信任和依赖。2022年,张两广被评为首届广东省十大农业生产最美生产托管员。
走进电白区沙琅镇谭儒村,家家户户都在紧张忙碌分切晾晒当季收获的新鲜萝卜,等待制作成萝卜干。目前,谭儒村仅萝卜种植及加工产业,每年就能增加就业岗位800余个,年产值达4200多万元。
2018年,谭儒村萝卜干面临滞销瓶颈,长期以来售价低,村民种植意愿也不高。2019年张两广回到家乡工作后,借助大学所学的农产品营销专业知识,在村里开始宣传推广农业生产托管试点服务。
把村委会管理的积分制和合作社的农机生产托管服务有机地结合一起,通过积分可以换取合作社的农机服务;充分发挥自己的营销专长,通过拉人头加返利的营销方式去开展农业托管;发挥农机服务效能完美体育官方网站,就要通过整合把小田变成大田……
一系列举措促进谭儒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使村民们低成本享受到高质量农机服务,从个体上看助力农户增收致富,从整体上显著提升谭儒农业现代化水平。
张两广既当农机手,又当托管员,累计签约超3000亩托管服务合同,并协助农服组织开展整村推进。在他的帮助下,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共整村推进19条村,服务农户达1268户。
“老一辈人从事农业几乎都靠经验,靠天吃饭,但现在有了专业技术和指导,种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精细管理,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和便利,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张两广在2022年获得首届广东省十大农业生产最美生产托管员称号。
张两广介绍目前自己合作社是种植1150亩,带动了整个谭儒村的种植面积4200亩。如今的谭儒村,春种稻谷,冬收萝卜,在农业合作社的农技支持下,村里的田地不再空闲,特色农产变得“好管”又“好种”。
2023年7月,一场大学生直播助农活动在谭儒村展开。直播间里,张两广与大学生直播带货队伍一起为谭儒萝卜品牌代言,向网友介绍谭儒村从“贫困村”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经历以及致富路上的感人事迹,直播三天来收获粉丝3.2万人,点赞次数达19万余次。
谭儒萝卜干以“咸、香、甜、脆、鲜”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如何让谭儒萝卜干走出去,走得远,名声叫得响,张两广花了不少心思。
2018年在经历萝卜干滞销事件的冲击后,谭儒合作社开始注重打造品牌,建立起自己的加工厂,注册“谭儒萝卜干”商标,把产品产业链延伸到萝卜条、萝卜丝、萝卜片等,提升产品附加值,谭儒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萝卜富裕村”。
“目前以萝卜干为主,还打造了谭儒大米、花生油等全类目商标。”张两广在网红食品螺蛳粉的壮大路上,看到了相似的机遇。
“萝卜干就相当于是螺蛳粉里的酸笋,是配菜,螺蛳粉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对酸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萝卜干也是一样的。”张两广分析,首先,谭儒萝卜干借助种植条件,有先天资源优势;其次作为腌渍菜,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再次如今预制菜发展正盛,萝卜干时常作为配菜且易于存储运输,具有一定优势。
张两广说,下一步将以“土特产”为抓手,延伸开发深加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打出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名片,更好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致富,讲好谭儒振兴故事。
眼下,电白区沙琅镇力江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李东江正在孕育牛大力种苗,翻耕好土地,等着清明前种下新苗。“今年打算育苗80多万株,自种330亩牛大力,与农户合作种植300亩。”李东江说,自己种些药材,不仅对质量有把握,也是对市场有信心。
近年来南药产业在电白蓬勃发展,因靠山面海的丘陵地形和独特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合牛大力生长,且粗生易管理,牛大力的种植越来越受到电白农户的追捧。
“沙琅镇一直有种南药的传统,这里的气候、土壤和地理位置也适宜牛大力的生长,行业前景是非常好的。”李东江自信满满,“要把牛大力卖到北方去。”
在牛大力产业圈子里,种植户都有着一个共识:牛大力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至少要4年以上才能保证药效,一般都要6年才挖。因此,种植牛大力需要投入的资金和各方面的风险压力都比较大。
如何尽可能降低市场风险,确保合作社和农户收益的稳定,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这是李东江思考最多的问题。经过团队多年努力及实验,在种苗改良、种植方法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经过改良种子及对牛大力的生长特性了解,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种植技术及方案,提高了品种产量和品质。”李东江说,从原来的不到3000斤亩产,直接提高到6000斤以上亩产,随着质量的提升,收益也翻了一到两倍。
在试验中还发现,电白沙琅独特的气候,可以在冬天通过浇水肥来保持牛大力生长的环境,缩短生长周期。“我们在海南、湖南、广西都有试种过,发现电白的土壤、气候,在人为作用下,可以缩短牛大力的生长周期,3年就可以达到药厂需要的标准,一般4.5年就可采收。”李东江说这样降低了当地种植户种植的风险,也降低了时间和成本。
2017年合作社建成牛大力加工厂,还自主研发了一套脱皮机、一套斜刀段等一系列对应加工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实现经济效益翻几番。现在每天可加工牛大力1.5万斤—1.8万斤,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加工与科研齐飞,牛大力产业进入“加速跑道”。力江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强化联农带农,以科研技术为后盾,优化品种,推进标准化种植,并向产品深加工发展,提高牛大力的附加值,逐步形成优质育种、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的产业。
有“南方人参”之称的牛大力有药食同源的属性,具有舒筋活络、壮腰健肾、平肝润肺的药用功能。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都有吃饭喝汤的习惯,牛大力成了极好的煲汤汤料。
“我们的销售目前首先面向市场,一定要保障药材从源头上就是安全健康的。”目前,李东江已经注册了品牌商标,希望到群众餐桌上的牛大力都是放心满意的产品。
李东江说南药作为传统产业,一直以来都是靠批发为主,下一步也将打开销售终端,开拓零售市场。目前,合作社还建了牛大力展示馆和食品加工厂,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去年,合作社还试验研发了牛大力酒、牛大力茶和牛大力饮品。“生产了2万斤牛大力酒,市场反响很好,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李东江对牛大力市场很有信心,还想通过牛大力茶、牛大力面条等产品,打入北方市场。
早些年牛大力种植刚刚兴起之时,由于缺乏专业种植人员,导致产出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风险很高。目前,李东江正在与研发团队一起制定牛大力企业标准,严把质量关。
一个品质上乘的牛大力应该是什么样,李东江分享说,一看颜色,皮色要金黄,二重金属不能超标,三要上粉。
现在,每天李东江都会去田里看一看,期待着新年种下新苗。他还会把新苗免费送给种植户,教他们一些种植技巧提高产量。目前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90多人,覆盖8个行政村。2021年,力江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这两天,电白区罗坑镇高华村仙娘谷游乐中心党支部吴凤兰正忙着准备给村里的一些孤寡老人送去大米、红糖等年货表示慰问。
2019年吴凤兰从东莞市回乡后,跟丈夫一起种林木,种果树,开饭店,开发景区,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走了不少弯路,也有很多成长。
“筹集资金、技术推广、市场开拓,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着我们不断创造的。”吴凤兰说,“乡村舞台很大,要敢闯敢试。”
51岁的吴凤兰跟着丈夫一起在深圳、东莞打拼有二十多年,开过化工厂,经营手机、汽车配件等,生意做得小有规模。言谈中,吴凤兰有些含蓄内敛,时不时露出微笑。
做出返乡决定起初是因为丈夫温远南。多年来他一直老家东莞两头跑,帮忙处理村务,作为电白区代表,还时常参与基层调研活动。
“我们都喜欢家乡,热爱家乡的山水,回农村去就想着做点什么。”吴凤兰说,2014年丈夫先回到村里,开始了仙娘谷旅游景区的投入开发。
其实,吴凤兰夫妻回到农村以后,做了很多尝试。种了几十亩的绿化风景树,开了一家好家园农业有限公司,经营农庄饭店。“一开始返乡创业,家里人就颇有微词,在外边都已经开了工厂,生产、销售、市场等熟门熟路,为啥要回来瞎折腾。”吴凤兰说在亲戚朋友的不理解不支持下,两人还是毅然回乡干起实业来。
“我们还尝试种葡萄,但是种出来的葡萄不比市场的好吃,有点酸涩,就放弃了,走弯路是免不了的。”回忆起创业路上的点滴,吴凤兰有些感慨,但依然微笑着。
“从零开始是很难的,农业产业又是投资大、风险高、回报率低的一个行业。目前投入了两千多万元,可能还要投入更多。”吴凤兰夫妻顶着压力,在创业路上坚挺前行。
去年9月,仙娘谷开业试运营。刚开业的一段时间迎来旅游热潮。儿童游乐场、民宿餐饮、露营烧烤、跑步栈道等一系列设施都在逐步完善中。
走进仙娘谷景区,水流从山涧奔涌而下,溪水充盈且清澈,周边的绿植苍翠葱茏,山水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罗坑镇地处电白区鹅凰山麓,森林覆盖率达78%,是广东省一级水资源保护区。近年来,罗坑镇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开发休闲度假游、生态体验游、避暑养生游、民族文化游、乡村游等旅游产品上下功夫,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开花结果”。
“我们也是抓住政策红利,我们镇有山水资源,村有人力优势,现在又有政策鼓励,我对农旅康养有信心,要把目标放长远,长线经营。”吴凤兰说,仙娘谷试运营以来有过短暂火热,但后来受到台风灾害影响,造成一定损失。
自从创建仙娘谷游乐中心以来,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解决周边群众三十多人就业,为当地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利用自家的场地,还种植南药益智仁、牛大力400多亩,目前固定从业的有21人,在采收时节可带动二三百个灵活就业岗位。吴凤兰也成了村里妇女自强、自立的创业典型。
吴凤兰平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年三八妇女节都会组织附近的妇女搞活动,为妇女们带去娘家人般的问候。每年教师节还给小学老师送上节日问候,面对老弱病残、困难群众,总是捐钱捐物。有一次邻村有位孤寡老人突然发病,她知道后第一时间送其去医院就医,并为老人垫付了医药费用,帮老人渡过难关。
致富不忘回报乡民,吴凤兰积极参与村中的人居环境整治,捐资改善和美化乡村环境,助力,多次被镇妇联授予“双学双比女能手”“三八红旗手”,其家庭获得“文明家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