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农产品牌故事|“我们的梦想是种出中国最好吃的苹果!”
威海农产品牌故事|“我们的梦想是种出中国最好吃的苹果!”寻访家乡好物源头产地,讲述地域品牌幕后故事。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家乡好品》新媒体特别节目“威海农产品牌故事”摄制组,近日来到了荣成市城西街道办事处东岭后村。目之所及,漫山遍野都是种植整齐的苹果树,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这一切改变完美体育官网,都得从一个叫岳建东的人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岳建东在一家企业做销售,家里种有几亩苹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到苹果产业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便转行从事苹果贸易行业,挨家挨户收苹果,帮着果农进行销售。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将销售范围扩大到杭州、南京等地区,带动周边村的苹果销售走上了快车道。
2003年,岳建东利用积累的经验,牵头成立了威海市翠虹果品股份有限公司(原荣成市华峰果品有限公司)。为了将苹果贸易越做越好,他先后多次出国考察学习,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现代苹果种植管理技术和气调贮藏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日后果业的现代化发展做着积极的准备。
为了提高果品保鲜度,2003年翠虹果品新建2700平方气调库,后不断扩建,各类贮藏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总规模达到4万平方米。果品年销售能力从最初的150吨,发展到每年3万吨。保质储藏期从6个月,延长到现在的12个月以上,实现了周年供应。
“现在面临的是怎样吸引年轻人参与农业,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变化,将来可能再等5-10年,可能好多人争相来做农业。每个行业想健康发展,如果没有年轻人参与,这个企业肯定寿命不会长,这个产业也不会长久。”威海市翠虹果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建东说。
农民老龄化、果树老化、土地退化,如何持续生产质优价廉的苹果?岳建东摒弃传统方式,创立了“宽行、密植、矮砧、篱架、绿防、水肥一体”集约化栽培模式,建设5000亩的现代苹果园,开拓了一条苹果产业的创新路。通过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肥水一体化等技术,使果园土壤有机质达到1.5%以上,活土层提升到120厘米。
“我对果农是有感情的,我最早收苹果的时候,没有资金成本,一年收1000万斤的苹果,基本上没有花多少钱,都是卖完了给钱,是农户把我支撑起来的。”岳建东说。2017年,翠虹果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山东省首家扶贫合作社——荣成市益农果品种植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8个村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以40万扶贫资金入股96亩现代苹果园。利用337个村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284万元,种植现代苹果214亩,实现保底年收益率为8%,收益102.72万元以上。
岳建东创建的“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标准+品牌”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将乡村振兴的各方力量联合起来,每年为周边农户免费深松土地近3000亩,发放优质果袋90万个、粘虫板15万张,整修山路15000多米,带动700多户果农走上致富路。每户果农年均增收5万到6万元,开启了果农增收、产业富农的大门。
“我现在最大的动力是,我能每年给老百姓付400多万地租,能把1600万的工资发到他们手上。带领农村的老人挣点钱,让他们养家糊口。”这是岳建东做这件事最大的意义,也是他对家乡最真挚、最浓厚的情感。
《家乡好品》新媒体节目将继续寻访威海知名农产品源头产地,挖掘最具代表性的正宗好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历史亲历者、品牌创业者讲述传承和创新特色农产品的真实故事,向国人展海正宗好品的源起和发展脉络。